市面上魴魚、多利魚「攏是假」!食品藥物管理署在測試魚種鑑別檢驗方法時意外發現,
企業形象設計
,從台北市內大賣場、餐飲店買來的12件魴魚產品,
影像2.5D量測儀
,不論生鮮或熟食,
普吉島旅遊
,全數都是價格較低的「低眼巨鯰」,
學生領帶
,該署調閱進口資料後推測,
tape Reel AOI檢查機
,目前市面上幾乎沒有真正的魴魚。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組長陳惠芳表示,
婚紗外拍接送
,該署運用DNA分子生物鑑別技術,
新竹房屋整修
,建立魚種鑑別檢驗方法,
楊梅通水管
,並拿市面上購買的12隻魴魚做測試,包括6件生鮮冷凍魚片,及6件餐飲業者販售的魚排等熟食,沒想到意外驗出假魴魚。檢體來源是台北市內大賣場的生魚片,以及餐廳販售的魴魚排、魴魚球、魴魚餐、魴魚比薩、滷味等;陳惠芳說,已發文給相關業者要求修正標示,案情轉由地方衛生局處置,據目前了解,標示已陸續改正中。魴魚正式名稱為「日本的(音同地)鯛」,也稱多利魚,主要由日本進口,低眼巨鯰則主要從越南進口;陳惠芳指出,從2011到2013年的邊境報關資料發現,越南進口的魴魚共358萬公斤,中文標示是「魴魚」,英文卻標示為「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」(低眼巨鯰),而這3年進口的日本魴魚僅48公斤,由此可預知,目前市售的魴魚產品幾乎都由鯰魚冒充。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科長林旭陽解釋,兩者外型雖不同,但切片後根本分不清楚,因為低眼巨鯰產量豐富,推測價差達倍數以上,業者才會拿此魚目混珠。陳惠芳表示,據目前了解,標示不實的問題是從進口報關開始,賣場、餐廳則依照進口貨物的標示來販賣,該署已啟動邊境輸入端的加強監測,同時請各地衛生單位稽查時特別注意;未來會針對高價魚鑑別真偽,預計第一目標鎖定旗魚,加工後的旗魚鬆將成查驗重點。她指出,進口越南鯰魚卻標示魴魚,屬於報關不實,依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》可罰3萬到300萬元;販售的賣場、餐廳已知卻標示不實,可處4萬至400萬元罰鍰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