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中正大學一群學生組成「鳳梨急行軍」社團,
灼傷
,以田野調查方式記錄學校所在地的風物,
投資型保單
,並發行千份小報「急行誌」,
口腔泡疹
,希望讓讀者更了解在地故事。中央社記者江俊亮攝 105年6月28日
中正大學一群學生組成「鳳梨急行軍」社團,
高雄民間二胎利息比較
,以田野調查方式記錄學校所在地的風物,
工業設計
,並發行小報「急行誌」,
大發網
,希望讓讀者更了解在地故事。「急行誌」主編陳怡君表示,
債務整合條件
,一提起中正大學所在地的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,
南投旅遊介紹
,許多人立即聯想到鳳梨,
投資平台
,但是大部分讀者並不知道,1970年以前三興村尚未種植鳳梨的樣貌。為了關懷在地文史,「鳳梨急行軍」兩年來以田野調查方式記錄三興村的歷史,並將調查內容寫成劇本演出;如今更發行千份小報「急行誌」,要讓更多人看見三興村的歷史。陳怡君指出,這份小報以「後台大突擊」與「田野筆記」為報導內容,尤其「田野筆記」更寫出三興村民的故事,訪談內容從1920年代開始,以20年為單位劃分為5個時期。她說,同學們進行田野調查時,挖出了許多新鮮故事,例如傳說中,三興村的重要水源命脈「龍泉溪」,過去曾是一條湧泉,直到有次出殯隊伍用了溪水洗臉,惹怒了河神,溪水從此逐漸乾枯。又如,三興村早期因鄰近大林糖廠,村中不少農戶種植甘蔗,但日據時代政府嚴格管制甘蔗價格,導致基層農工領到的報酬與勞力不成比例,留下很多痛苦的回憶,也衍生出一句順口溜「第一憨,種甘蔗給會社磅」。陳怡君指出,為了豐富小報的內容,過去2年間,成員們到村子訪談村民近500次,拜訪過的村民數也數不清,也因此掌握村落的故事和歷史發展。她說,三興村因遍布紅土、又缺水,1970年代以前還不是現今所看到的都是鳳梨田,而是成片的麻竹林,村民將麻竹加工製成筍乾和罐頭,外銷日本後,經濟才有所改善。後來,三興村才開始種植鳳梨,農民為了多元產銷管道,成立了「打貓果菜生產合作社」,自營自銷鳳梨,讓三興村成為全台少數超過一個產銷班的鳳梨產區。小報還報導人物軼事,例如村民簡歛老太太提到,她早年從大林鎮嫁到缺水的三興村,當時天真的以為缺水就不用做家事,結果每天都在天未亮時,就去挑水的往事。曾當過村幹事的陳珠華老先生,今年已經88歲,他在日據時代曾當過日本空軍技術維修員,如今則是村內的日語班教師;他用唱日文歌的方式教導村民學日語,令大學生們覺得有趣。陳怡君說,進行田野調查並不難,重點是如何與村民相處,讓村民願意說出更生動、更深入的故事。她說,剛開始進行田調時,許多村民都以為大學生們只是來做課業報告,因此對他們築起一道牆。為了拉近彼此的距離,成員們幾乎把三興村當作自家「灶腳」,經常到村民聚集的大樹下與村民泡茶、聊天,甚至在特定節日與村民一起包春捲,村民們才漸漸把他們當自己人。此外,「鳳梨急行軍」成員汰換率也相當高,由於每週至少要花半天進行田調,許多成員因過程辛苦而打退堂鼓,因此「急行軍」從原本的70多人,到目前只剩10幾個人。不過,「就像在尋根,只有在了解自己跟土地的關係後,才能確定自己屬於這塊地方而感到安心。」陳怡君說,成員們用自己的方式替這塊土地梳理記憶,也希望讀者能用不同角度,欣賞自己原來生活在這麼有趣的地方。她說,「急行誌」自即日起在中正大學、三興村的柑仔店、嘉義地區的特定書局及咖啡店等都能免費索取,未來也將持續發行第二刊,報導更多村中小人物的生命故事。1050628(中央社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