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復初期,
鹿港天后宮
,南方澳漁港路上開滿了鐵工廠,
原木材料
,由三位黑手共同創辦的三剛鐵工廠,
洗滌塔
,見證了漁業由盛而衰,
針織衫
,自己也不得不走入歷史;所幸,
廣告拍攝
,在文史工作者廖大慶積極搶救下,
客製化手機殼
,黑漆漆的鐵工廠搖身一變成了文物館,
七期豪宅
,其中隱藏一段患難見真情的感人事跡,也成為南方澳最寶貴的無形資產。
南方澳漁港於大正12年(西元1923年)完工,為日人在台灣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化漁港;光復初期,南方澳豐富漁產吸引全台各地年輕人來此討生活,區區2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3萬人,盛況空前。不過,隨著漁業的沒落,如今剩下8千多人。
台北藝術大學教授邱坤良在《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》中形容,依山傍水的南方澳,有如一個大舞台,所經歷的族群變遷、社會發展正是台灣移民史的縮影。
本報與環宇電台合作的「新故鄉動員令」節目中,邀請南方澳土生土長的廖大慶,分享他所經歷的漁港興衰,及三剛鐵工廠不為人知的情義故事。
昔熱鬧如西門町
南方澳位於蘇澳之南,為蘇花公路的起點,是全台唯一的陸連島。廖大慶說,南方澳原是陸地邊緣的一個小島,名為筆架山,後經海潮沖刷,泥沙逐漸淤積,把小島與陸地連接起來,形成特殊的陸連島地形。
1953年次的廖大慶在南方澳住了一甲子,老漁夫告訴他,日治時期,日本人到南方澳採集大量珊瑚,南方澳採集珊瑚的歷史比澎湖還早,產量一度高占全球8成。光復初期,全國95%鯖魚來自南方澳,各地年輕人來此淘金,漁船多達1千艘,村裡戲院、酒家、茶室,生意好得不得了。
廖大慶印象最深的是,小時候村裡三家戲院,晚上散場時,大批人潮磨肩擦踵走出戲院,有如台北西門町一般熱鬧。「可惜,目前這三家戲院都拆了,再也看不到了。」
黑手起家開工廠
當年南方澳夜市有如嘉年華,擠滿各式攤販。廖大慶說,鐵牛運功散的老闆就在廟口表演,把燒紅的鐵條弄彎,然後再拉直;路邊賣鋼筆的男子,用鋼筆戳臉盆,證明他賣的鋼筆好。他說,「小時候夜市熱鬧滾滾,人潮直到午夜才散場;如今,吃過晚餐後,人潮就稀稀疏疏了。」
1980年代,南方澳漁港從繁華走向沒落,衝擊當地鐵工廠。廖大慶說,三剛鐵工廠是由父親廖心賀與兩位好友共同創辦。光復後,來自南投的廖心賀、來自蘇澳的林添金與馮輝通等三人在南方澳喜生鐵工廠工作,各自娶妻生子,隨著孩子出生,生活壓力日益沉重,三人於是決定創業。
廖心賀與好友們在下班後,自行加班做零件,幾乎全年無休,三人累積了一筆資金,於1962年合資創辦三剛鐵工廠,代表「三隻金剛」的鋼鐵陣容。
修船廠變海產店
三剛鐵工廠創業前10年業務蒸蒸日上,無奈1972年5月廖心賀因工作意外驟逝,留下妻子和三個孩子。當時,林添金安慰廖太太說:「嫂子別擔心,我家孩子能長大,你家的孩子也一定能長大。」
身為長子的廖大慶把這些話牢牢記在心裡,他說,「林添金與馮輝通兩位叔叔講義氣、重感情,沒有把我們的股份吃掉,還安排媽媽到工廠工作,三剛鐵工廠對我有養育之恩。」
隨著漁業沒落,加上1984年實施勞基法,南方澳大型工廠接連關閉。自1990年代開始,漁港路上維修漁船的機械工廠也消失了,變成海產店。三剛鐵工廠在2004年2月底終於走到盡頭。
標會買下舊設備
「原本工廠機器設備要當廢鐵賣掉,一斤2.5元。」廖大慶不忍父親生前的心血就這樣消失,標會買下廠內設備,並租下廠房就地保留。
他說,「最初大家看不出這間鐵工廠有什麼價值,9年後回顧,工廠裡保存半世紀前的老舊機器,別地方都看不到了,這就是最有價值的地方。
一份感恩的心,讓三位黑手起家的三剛鐵工廠得以保存,也讓一個有情有義的故事得以流傳。在廖大慶用心經營下,三剛鐵工廠文物館成為凝聚在地生命力的起點。,